伽5自媒体新闻网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科技 / 正文

轰动整个中国的“华为被封锁”背后,是美国与中、日、韩“生死混战”几十年!六

TOP: 22px; margin-bottom: 0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24px; color: rgb(51, 51, 51); text-align: justify; font-family: arial;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五.韩国用战争赔款三星“输血”

韩国芯片产业发展可谓“励志”

比起美国和日本,韩国晚起步10年,芯片产业从无到,再到跻身于世界芯片强国之列,仅仅用了20多年间。如果没有政府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和联合民间及企业等各方面巨额资金的支持,这崛起是难以想象的。

韩国芯片产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集中在三星、现代和lg三大企业。此前,在60年代中期开始,仙童、摩托罗拉等美国半导体公司为降低劳动力本,曾向韩国转移了一部分产能;70年代,三洋、东芝等日本半导体公司开始在韩国投资。不过总体来说,韩国一扮演的角色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组装基地。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引发了全世界市场环境的剧变。韩国轻工业产品出口比率大幅下降,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三星等大公司开始向半导体等先进工业方向转型。

1983年是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历转折点。这一年,三星集团创始李秉哲决定对存储芯片生产进行大规模投资,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李秉哲押进了天文数字的资金和三星破产的风险,终一举奠定了三星成为芯片行业后起群雄之一的基础。

李秉哲曾经过许多令下属和外界目瞪口呆的经营决策。在20世纪60年代,他制定了宏伟规划,要在韩国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电子工业基地,规模甚至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三洋电子工业基地。为此,他在偏僻的韩国原郊区买下200多亩土地,这让跟随他多年的部下十分不

着部下充满疑惑的眼神,李秉哲指着还是一片荒芜的土地说:“难道你们看不到这片土地将在不久之后变成规模宏大的电子产业基地吗?难道你们看不到将来养活们国民的科技产业的宏伟蓝图吗?现在,你们或许会觉得这片土地实在是太大了,但是,请你们相信我,不久的将来,这些土地将远远不够我们使用。”

三星电子工业基地一开始靠日本企业做一些组装工作,三星试图学后者的电子产品技术,但日方对核心技术采取绝对保密的措施,任何时候只要谈到和技术相关的话题,他们就会让三星的韩国员工回避。李秉哲对此非常坦然,他劝导三星员工:日本人的这种做法很正常,毕竟失去了技术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的市场。不过,日本人是防备,三星的员工就越是要咬紧牙关学技术。

事实上,李秉哲的许多决定看似大胆,实则经过非常审慎的调研与衡。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半导体开始崛起,李秉哲常常去日本拜访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权威。1980年初,年逾古稀的李秉哲与日本战后复兴的设计师、著名经济学家稻叶秀三有过一席长谈,稻叶秀三的一话让李秉哲茅塞顿开:“半导体将主导未来的市场,因为精巧轻便的产品是市场的需求。”

16px" data-loadfunc="0" src="https://pics0.baidu.com/feed/c9fcc3cec3fdfc030521ee4ff3c95190a6c226e2.jpeg?token=9e8d45eaee4fc389e8d6b5739c2cd954&s=E288FB05A1900DC81C19F48F0300D081" data-loaded="0" style="border: 0px;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三星创始人李秉哲与最初的三星商会

1983年,李秉哲下决心带领三星全力“杀进”半导体产业。他选择了当时市场上已经供大于求的64kbdram存储芯片作为切入口。虽然对手强、风险大,但李秉哲认为三星可以打价格战,一旦赢下来,前景会非常广阔。

决定下得非常艰难。一旦失败,投入天文数字资金的三星也就将万劫不复。

1983年3月14日的夜晚格外漫长,李秉哲回想起26岁时只身创业的己,又一次经历着兴奋和紧张交织的复杂情感。东方渐白,在房间里来回走了一夜的李秉哲来到桌边,吸了一口气,拿起电话拨通了韩国中央日报社的电话:“三星集团决定从3月15日起正式开发半导体尖端科技新项目,请为我们做报道吧。”

三星当时敢做出这样的决定,显然离不开韩国政府在背后的支持。20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法律,制定了相关产业政策,对半导体等电子工业予以扶持。虽然李秉哲根据企业家对市场更加敏锐的判断,没有完全遵循政府的产业指导,但韩国政府通过政府订单、关税保护等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三星等半导体企业的生存概率。

1982年,韩国国内总共只有不到1000台个人电脑,韩国政府一次订购了8360台个人电脑,以此来创造对存储芯片的需求。在政府的刺激和示范作用下,韩国个人电脑市场飞速发展,1983年的需求量比上年翻了10倍。

做出全力进军存储芯片的决定后,三星开始了一系列动作。首先,它向当时遇到资金问题的日本美光公司购买64kbdram技术,加工工艺则从日本夏普公司获得。外国技术许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三星逐渐熟悉渐进式工艺创新,加上逆向工程方面的长期经验,很快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除了技术引进之外,三星还从美国网罗大量的韩裔人才。日本东芝是三星最为推崇的对象,李秉哲参观了一次东芝公司后,就挖走了东芝的生产部部长。有趣的是,刚从美国返回中国台湾地区准备创立台积电的张忠谋,一度曾被极力邀请加入三星。

三星于1984年推出64kb dram时,全球半导体业步入一个低潮,内存价格从每片4美元暴跌至每片30美分,而三星当时的生产成本是每片1.3美元,这意味着每卖出一片内存三星便亏1美元。在低潮期,英特尔退出存储芯片领域,日本电气等日企大幅削减资本开支,而三星却像赌徒一般疯狂加码,逆期投资,继续扩大产能,并开发更大量的存储芯片。到1986年底,三星半导体累积亏损3亿美元,股权资本完全亏空。

段时期,李秉哲每天都会收到各个部门的汇报,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三星集团财政赤字的。几乎每一个部门的汇报中都有类似这样的内容:“自从半导体的第一条生产线和第二条生产线开始行以来,三星集团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财政赤字了,赤字金额高达数千亿韩元。如此巨大的财政赤字,我们真的已经快要无力承担了,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三星集团过不了多久就会面临破产的危险。”

公司的高层也劝说李秉哲:不如趁着现在还没有完全输光,干脆撤出来吧,这样还能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但李秉哲仍然孤注一掷。“当今的形势下,我们要做的依然是继续加强技术开发,扩大工厂的生产规模。”他说。这一理念,后来逐渐演化为三星的一个重要商业理念,那就是“反周期定律”——价格低迷时扩张产能,挤垮对手;用垄断地位,抬高市场价格。

险境中,韩国政府再次扮演了“白马骑士”的角色。1983—1987年,韩国实施“半导体工业振兴计划”,政府共投入了3.46亿美元的贷款,并激发了20亿美元的私人投资。在这个过程中,韩国政府推进“政府+大财团”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促进芯片产业发展,韩国政府甚至不惜动用日韩建交过程中日本向韩国提供的战争赔款。

三星撑过了谷底,转机瞬间来到。1987年,日美半导体协议的签署使得内存价格回升,三星也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需求补缺,开始迅速盈利。李秉哲的“豪赌”大获成功。1992年,三星超过日本电气,成为世界第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韩国公司学习了日本公司一度使用的价格战,击败了自己的老师。

这还仅仅是三星带领韩国半导体产业迈向世界第一梯队的第一步。1995年之后,三星又多次发起“反周期定律”价格战,使得存储芯片领域多数厂商走向破产,自己则逐步成长为该领域的巨擘。

《经济学人》在一篇文章中评论说,20世纪80年代韩国工业的发展得益于韩国国内的政策扶持计划,由于如此庞大的资源集中于少数财团,他们可以迅速进入资本密集型的存储芯片生产领域,并最终克服生产初期巨大的财务损失。

当然,也不得不提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半导体贸易冲突,双方采取了征收反倾销税等报复措施,为韩国企业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之窗”。韩国的大财团发展模式,引发了许多上下企业的共同发展。可以说,现在的韩国芯片产业正是由三星、现代(后更名为海力士半导体)等企业的大规模投资,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兴起。这也是韩国经济发展的明显特征。

三星创始人李秉哲在1983年的一个艰难决定,让世界芯片产业格局在此后20年里出现了大幅变动。在三星的带领下,1998年韩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存储芯片第一生产大国,全球存储芯片的产业中心从日本转移到韩国,一直持续到今天。


推荐阅读

版权声明: 本文除特别说明外均由转载于互联网.

本文链接: http://news.ga5.net/p/2081.html,尊重共享,欢迎转载,请自觉添加本文链接,谢谢!

推荐站点: :专注自媒体运营,职场能力提升,副业赚钱,销售培训精品课程的网站.

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