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读书与非正统读书
-
读书分正统与非正统,而且都带了功利目的。大体来说,正统读书的功利目的更强一些,而且很容易被人们认可,而非正统读书的功利目的不是很强烈,不被人们重视,但人们又不能不读。
无论是正统读书还是非正统读书,在古代都有,也都在流传。正统读书就是学校读书方式,让人们认可,也可以获得功名。而非正统读书就是自己闲读书,读闲书,没有什么太高远的目的,只是为了娱乐,或者为了学点零碎的知识,并不能应付科举考试,也不能求取功名。其实,孔子兴办私学,就是正统的读书方式,后来才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读书方式。孔子门徒三千,贤者七十二。那时候没有科举考试,只能自谋职业。但门徒们能学到不少知识,应用于实际。除非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不过,还是有一些门徒学了之后,不能学以致用。就连孔子周游列国,学说都不能被诸侯采用,就更别提弟子们的才学与应用了。发展到私塾教育之后,读书人要学知识,做权贵家里的门客,立功之后,可以飞黄腾达。隋唐兴科举,学校教育开始转向,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教学。学生五六岁就入学,学到十几岁,就可以做文章了。这种正统的读书方式可以给学生一定的出路,起码他们学会了很多知识,尤其学会了做文章的方法,也就能应付科举考试了。一旦考中,就会改变人生的命运。
农民要经过三代以上的努力,才能供养一个书生。他们把家族的希望寄托在书生身上,希望书生在科举考试中夺魁,做官,就能让家族振兴了。这种功利化的读书方式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可。毕竟,人们无法改变科举考试制度,也无法改变读书方式。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就必须要孩子进入私塾读书,为以后参加科举考试做好准备。于是,正统读书方式被人们推崇,即便是功利目的非常强烈,也照样畅通无阻。毕竟,人们看到正统读书方式的好处,可以给人提供上升通道,而不是堵死了前途。于是,私塾教育比较发达,甚至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中。只是,科举考试的淘汰率太高,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松考中的。而非正统读书方式也在流行,并不是只有正统读书方式在起作用。
书生们读懂了“四书五经”,就可以读其他的书籍了。但他们并不能涉猎太广,以免影响做文章的方法,不适合科举考试。他们必须要在科举考试范围内读书,而且背过“四书五经”,还要善于做文章。即便引经据典,也要引用经典的书籍和文章,而不能引用杂书上的文章,更不能引用离经叛道之人的话,以免被主考官直接否定。可是,整天读“四书五经”,似乎没有那么快乐,甚至有些文句不懂,就要慢慢理会,或者请教名人硕师,不然困在文句中,也就没有多大长进了。有些书生很喜欢读书,读很多书,做文章就更有风度了,只是有些书生不能融会贯通,也就不敢读书太多了。书生读“四书五经”之余,会涉猎一些书籍,只是看看,并不当真。如果技痒难耐,可以写诗作词,可以写传奇、话本、剧本,可以写白话小说、散文。如此一来,他们就会写出一点名堂。毕竟,他们有一些写作的功底,稍加扩展,就能写出不错的诗词或小说,当然,也能写好其他的文体。
蒲松龄读书很多,只是考了一辈子都没有考中,倒写成了传世佳作《聊斋志异》,吴敬梓无意仕进,读书也不少,写出了《儒林外史》。很多大儒并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读书很多,还著书立说,开馆授徒,自成一门派,传播哲学、文学,算是大师级的人物。到了现在,人们读书仍然有正统读书与非正统读书的方式。学校读书被称为正统读书,学生除了阅读课本之外,还会阅读一些文学名著,却大多不会展开广泛的阅读,也不会从书中汲取广泛的知识。老师知道要考什么,就要讲什么,不考什么就不讲什么。以考试为指挥棒,弄得学校读读书成了功利化的读书,毫无生气。即便非正统读书也有一点功利目的,但更为自由,有着更多的选择性,也有着更多的兴趣在里面。
现在的学生读课本就像古代的书生读“四书五经”,都是为了考试,没有太大的差别。而读课外书就不同了,现在的图书出版非常发达,不像古代那样出版物比较少。人们能够看到很多新出版的图书,也能通过网络搞电子阅读,但读书人明显变少了。可能是互联网普及之后,人们喜欢沉浸在网上,而不喜欢读书了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读书很多,简直是如饥似渴。经过九十年代经济大潮的洗礼,人们读书变少了,尤其是读闲书的变少了,大多去经商赚钱了。到了现在,经过互联网的影响,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读书,变成了读图,读视频,也就没有多大长进了。
其实,非正统读书才构成了读书的主流,只是不被承认罢了。看看书店里卖的书,再看看网上流行的书,哪一本是考试用书?大多都是所谓的闲书,验证了非正统读书的普遍性。即便某个大学的教授读书很多,也不一定比得上民间读书多的人。毕竟,读书不分身份和地位,不分贫富贵贱,只要读书够多,就算是教授了,没必要非得在大学被授予教授头衔。沈从文没有文凭,是非正统读书的典范,却能进入北大教书,那个年代,才是真正重视读书人的年代。反观现在,已经没有那个风气了。
推荐阅读
- 上一篇: 为什么说高考女生说了一句大实话:没有比读书更简单的事!
- 下一篇: 谁才可以标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