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文汇读书5月书单
-
|||https://q7.itc.cn/q_70/images03/20240531/951539381d6f4f8bb36dd85094c17cf0.png" title="读书 |||20240531/6d579b0c2f094ddeb7ccf7ffb72312e9.jpeg" title="读书 |||163143a4a90e3a178faa7cc6.jpeg" title="读书 |||||||||45658634b8a375086e7d.jpeg" title="读书 |||||999.png" title="读书 ||||||||||||||||||||||||||||||||||||||||||||||||||||||||||||||||||||||||||||||||||||||||||||||||||||||||||||||||||||||||||||||||||||||||||||||||||||||||||||||||||||||||||||||||||||||||||||||||||||||||||||||||||||||||||||||||||||||||||||||||||||||||||||||||||||||||||||||||||||||||||||||||||||||||||||||||||||||||||||||||||||||||||||||||||||||||||||||||||||||||||||||||||||||||||||||||||||||||||||||||||||||||||||||||||||||||||||||||||||||||||||||||||||||||||||||||||||||||||||||||||||||||||||||||||||||||||||||||||||||||||||||||||||||||||||||||||||||||||||||||||||||| 文汇读书5月书单" alt="读书 | 文汇读书5月书单">|||||1046368cc0087b6d3fdc53.png" title="读书 | 文汇读书5月书单" alt="读书 | 文汇读书5月书单">|||||||||||||||||||||||||||||||||||||||||||||||||||||||||||||||||||||||||||||||||||||||||||||||||||||||||||||||||||||||||||||||||||||||||||||||||||||||||||||||||||||||||||||||||||||||||||||||||||||||||||||||||||||||||||||||||||||||||||||||||||||||||||||||||||||||||||||||||||||||||||| 文汇读书5月书单">|||||||||||||||||||||||||||||||||||||||||||||||||||||||||||||| 文汇读书5月书单">|||||||||||||||||||||||||||||||||||| 文汇读书5月书单">||||||||||||||||||||||||||||||||
《文学的一生:阿瑟·米勒自传》,[美]阿瑟·米勒 著,蓝 玲、林倍加、梁 彦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生前出版的唯一自传。
在五十余万字的自传中,阿瑟·米勒对自己所走过的漫长曲折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艺术道路做了深沉的回顾和反思,尤其回顾了人生道路中的一些关键时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与法西斯主义的抬头,使得他终身都持批判现实的左翼政治立场;五十年代,他与麦卡锡主义斗争,最后获得了道义上的胜利;在他的领导下,国际笔会从与世无争的文学俱乐部变成一股推进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几段情感经历尤其是和玛丽莲·梦露受人瞩目也备受困扰的婚姻带给他的影响,等等。在叙述这些事件的同时,米勒详细记录了自己戏剧创作生涯的全过程,其中有成功亦不避失败,并生动描绘了戏剧界、电影界、政治圈中的许多重要人物。
中文版据布卢姆斯伯里出版社提供2012年最新增补版本,首次刊发英国导演、编剧理查德·艾尔的《前言》和阿瑟·米勒传记作者、米勒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比格斯比的《后记》,堪称专业而文采斐然的导读佳作。
|||
《民间传说与现代人的深层心理》
,[日]河合隼雄 著
,河合俊雄 编
,吴松梅 译,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为什么东西方的民间故事都存在残酷、暴力的凶杀情节?这类主题的故事在东西方又有怎样的不同?在书中,河合隼雄以荣格心理学解读日本民间传说里的杀戮、异类通婚、变身、梦,并把它们与西方的格林童话进行比较,寻找日本人心理的样貌和特质,探究现代人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书中还收入了河合隼雄解读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的专文,他谈论“边界体验”,探讨现代小说的意象,不仅令读者获得对小说象征意义的理解,领略小说家高深的智慧,同时也给人以心理疗愈的启发。
||| 文汇读书5月书单">
《中国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从整理国故到再造文明》,王晴佳 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集结了知名历史学家王晴佳有关中国史学史的讨论共十六篇,所论时段集中在二十世纪中国近代史学转型时期。作者以“现代历史意识的产生”作为理解和把握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史学革新的核心,除疑古派、科学史学、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经典话题外,也有部分内容将中国历史研究置于全球史学之中作横向比较,或以新式研究方法对旧问题提出新解。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思潮与特征”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史学的整体转向和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人物与思想”着眼近代以来众多名家、学派,提出作者个人的独到见解。
|
《谈笺话谱》,
黎晓宏 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笺纸,就是一种很讲究的纸,墨客雅士们以之来彰显自己的个性趣致与文化品位,本来实用性非常强,主要用于写诗酬唱、书信来往等。因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和纪念性的情感寄托,现在已经成为一宗收藏品。
《谈笺话谱》分四章:纸之小史、笺纸小史、笺纸类型、笺纸集萃,难能可贵地把两千多幅笺纸集中展示出来,数量庞大又色彩纷杂的笺纸,以及笺纸所载的传世国画或信函,为鉴赏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样本。其中大部分是第一次对普通读者公开面世,甚至全套面世,例如《上海笺谱》《自闻居士二十四节气笺》《荣宝斋七十二候笺》《几礼居制戏目笺》等。
| 文汇读书5月书单">
“科幻之路”(全六卷),
[美]詹姆斯·冈恩 著,
赵佳铭 等 译
,译林出版社出版
“科幻之路”系列由美国知名科幻作家、科幻研究者詹姆斯·冈恩创作,是世界科幻文学史的集大成之作,系统介绍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重要门类的发展演变,及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代表作,首次呈现出系统、公正、生动的科幻文学史。丛书共分为六卷,分别是《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从威尔斯到海因莱因》《从海因莱因到现在》《从现在到永远》《英国科幻小说选》《世界科幻小说选》。
新版全面更新译文,翻译团队对文中出现的科学术语、历史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究,补齐马尔克斯、冯内古特、莱姆、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作家作品,全面呈现系统、公正、生动的科幻文学史。
《故事与场域:以网络文艺为中心》
,夏 烈 著
,宁波出版社|杭州出版社出版
本书通过对网络文艺一线的常年追踪、研究、分析,构建出独到而具有原创性的网络文艺“场域论”解释体系。全书分上编“故事”和下编“场域”两部分。上编涉及网络文学的诞生、网络文学与类型文学、网络武侠小说、网络文学的“中华性”、网络文学现实主义、网络文学“走出去”等内容,梳理二十余年来我国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繁荣的历史,阐述我国网络文学诞生的时代背景、网络文学对于新时代文艺的贡献、我国文学呈现的特性以及发展现状等。下编涉及网络文学共同体与未来性、网络文艺的新思路新视界、文艺批评生态以及网络文艺场域中的女性文化与主体新世界等内容,基于我国网络文学现状以及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大环境,分析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黄宗智对话周黎安:实践社会科学》,
黄宗智、周黎安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收录黄宗智、周黎安两位教授有关中国研究的代表作十五篇,囊括了两位顶级学者的重要经验发现和理论概括,如黄宗智的“内卷化”“第三领域”“集权的简约治理”“实用道德主义”,周黎安的“晋升锦标赛”“行政发包制”“‘官场+市场’模式”等。在书中,黄宗智、周黎安各自围绕国家治理、国家能力等议题,在西方理论的“话语丛林”中穿梭往来,既与之对话,又面向实际,试图还中国一个本来的面目。他们的对话并非一问一答,也不是直接对应,而是在各自独立的探索中遥相呼应、相映成趣,书中也不乏争论碰撞。两位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对有志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青年学者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
《蹒跚前行:1870-2010年全球经济史》
,[美]布拉德福德·德龙 著
,余 江、冯伟珍 译
,中信出版社出版
1870年以前,人类生活在极度贫困中,缓慢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被不断膨胀的人口吞噬。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发明创造加速推进,技术能力每过一代人得以翻番,最终改变了全球经济生活的面貌。前人以为,这种力量将帮助我们建立起完美的理想社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本书中,知名经济学家布拉德福德·德龙讲述了1870-2010年工业实验室、现代公司组织和全球化如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物质繁荣,它们给人类和全球带来了何种变化,以及为何没能帮助我们建立起理想社会,反而使全球陷入了气候变暖、经济衰退、不确定性与不平等加剧的困境。
本书向读者揭示了加长版20世纪的发展真相:远非大幅跃进,而是蹒跚前行。
《信息助推,或适得其反: 为什么知道的并非越多越好?》
,[美]卡斯·R.桑斯坦 著,
杨帅华 译,
格致出版社出版
信息一定是越多越好吗?在公共政策领域,一些论者认为的确如此。他们强调知情权,主张信息应该尽可能披露,以确保人们能够自主做出选择。
作者对上述观点提出了挑战,指出决策者应该关注信息的情绪影响和心理代价,避免一刀切地要求强制披露信息。信息可能让人愉悦,也可能让人悲伤。只有当信息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换言之,只有当信息能够让人们更快乐,或能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选择时,才应该要求机构或个人披露相关信息。信息并非越多越好,披露信息有时候会适得其反。
在出台信息披露要求时,决策者应该细致考察政策在工具性和享乐性两个维度上的成本与收益。由于注意力有限等心理因素,信息披露对信息接受者行为的改变,并不如支持者所认为的那么有效。人们有时候还会为了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而获取信息,哪怕信息并不能让他们快乐,所以人们才无法离开社交媒体。而机构和企业强制要求人们完成文书手续、提供繁复信息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恶性助推”,会导致高昂的经济和心理代价,伤害社会中最弱势的群体。
《爵士乐史》
,[美]泰德·乔亚 著
,李剑敏、李 皖 译
,雅众文化|商务印书馆出版
身兼演奏家、研究者双重身份的泰德·乔亚,以其深厚学识、专业洞察、精湛笔力,用一种所未有的方式讲述了爵士乐的故事。他在书中详述了爵士乐历史上所有伟大巨星及重要参与者、所有重要地点与时刻,从爵士乐的根源谈起,一直说到当今爵士乐的发展。
本书曾获《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书籍之一,名列《纽约时报》年度最值得关注图书。
作者: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推荐阅读
- 上一篇: 四川南充文旅地‘太阳沟’农业观光园 欢迎你
- 下一篇: 读书 | “600号”开出的告别焦虑“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