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默凡丨00后“整顿”职场了吗
-
《今日宜加油》剧照
不经意间,00后已经站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不只冲浪在互联网的一线,也在现实生活中,带给其他代际群体相当意外的冲击。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人将他们在工作中无惧不成文规定、敢于挑战潜规则的做法冠之以“整顿”职场的名号。细细品味,大众无疑是在暗羡年少无畏敢做敢当的勇气;当然,或多或少也有揶揄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之意。嗅到舆论风向与话题流量的影视作品马不停蹄地跟进这种社会情绪:2021年的《当天真遇见爱情》,2022年的《少年派2》,2023年的《今日宜加油》《平凡之路》,直到最近的微短剧《齐妙请微笑》,不论是喜剧还是正剧,都已经或多或少包含了00后“整顿”职场的戏份。这些剧集当然还不如《奋斗》《杜拉拉升职记》《欢乐颂》等80后的职场戏那么火爆,但假以时日,00后在整顿职场之余也一定会整顿职场剧的。
《欢乐颂》剧照
其实,不独00后,每一代人都有一些被突出的集体形象。80后,因国家政策而成为“独生子女一代”。父母宠爱包办一切,随心所欲放飞自我,又被称为“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90后,和互联网同成长共命运,说得好听点是“互联网原住民”,难听点就是“网瘾一代”“宅家一代”。90后还因为杀马特造型、火星文签名档等等特立独行的言行,也被称作“非主流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无一例外,给出这种刻板印象的都是掌握了话语权的上一代人。这其实是一种永恒的代际歧视链,每一代人一旦被茶米油盐磨去锋芒,就会看不惯年轻一代人的张狂和叛逆,忘记自己当年也是在反抗社会规训中慢慢长大的。在上一代人的苛责眼光里,下一代人怎么做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因此不管“××一代”的填充物如何变迁,背后的潜台词都是:你们比不上我们,你们是“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这个二战后风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成了贴在每一代年轻人身上的万能标签。不过,到了00后,这所谓的“整顿一代”,在一如既往的张狂和叛逆之外,似乎也带上了些许赞扬,些许鼓励。相比于美国社会发展疲软期诞生的“垮掉一代”,我们的00后能有“整顿”的底气与勇气,多少与他们“平视一代”的身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平凡之路》剧照
让我们来细细体味针对“00后整顿职场”这一话题所产生的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负面的,带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讥嘲,一些“不懂人情世故”的怜悯,还有一些“围观吃瓜”的幸灾乐祸。这种声音的产生与发酵,和不少剧集过分夸张的情节、网络段子的妖魔化处理难脱干系。《齐妙请微笑》中,老板正开会说到重点,我们的女主人公“噌”地一下站起来,表示已经到了下班时间,多一分钟都不愿委屈。喜剧允许艺术加工,但夸张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舆论的误解与撕裂。
另一种声音是正面的,发掘这一轮叛逆行为的社会价值,不遗余力地加以赞美:拒绝画饼,敢于说不,反卷先锋队,正义捍卫者,甚至是“了不起的00后,以责任和担当让青春飞扬”……这些“抗争”叙事固然与当下网络文学中的“爽文”“爽剧”逻辑一脉相承,符合当下情绪传播的大众期待。但也要警惕,“整顿”一词暗含的是一种高位向低位的权力行为,00后其实难堪重任。不管是低效内卷的某些职场规则,还是陈规陋习的部分职场文化,都是苦民久矣的痼疾,完全交由一个代际去对抗而不加以正确的引导支持、共同努力,最终也只能让理想化的职场大同社会存在于文艺作品的镜花水月之中。
《少年派2》剧照
所以,以“00后整顿职场”为主题的文艺作品、娱乐产品,除了追捧社会热点之外,更应该多一些思考——不管是讥嘲还是赞美,其所立论的证据是普遍事实吗?这些整顿事件能代表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吗?网络上大肆渲染、广泛传播的偶然事件,正是因为其小概率才抓住了大众的眼球,而拿这小概率事件来为一代人画出集体肖像,其悖谬之处显而易见。尤其是,个别自媒体的宣传和评论都是在表达情绪,用来例证的事情更是道听途说,语焉不详,甚至是自说自话,自导自演。依靠一系列“都市传说”来发布“代际想象”,进而引起代际争论,只不过是设计流量密码的伎俩罢了。
那么,00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代人呢?能肯定的只有一些基本数字: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10年出生的总人口大约1.46亿,其年龄介于14-23岁之间,大多数还在求学,少数的已经步入职场。这1亿多的人口,怎么可能用“××一代”加以简单概括?如果要表现一代人的风貌,文艺作品还不如沉下心来做一些精雕细刻的工作,比如连续跟踪拍摄了13年的纪录片《零零后》,再比如采访了78个青年收集了900多段生活录像的纪录电影《杀马特我爱你》。它们虽然小众,但必定会为时代留下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
《杜拉拉升职记》剧照
历史上那么多“垮掉的一代”,哪一代都没垮掉,反而一代代好起来。根据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可以推断的是,00后的教育条件和物质条件远好于上一代,未来的世界是他们的,他们一定会好好接管。
如果00后获得话语权力之后,不再老气横秋地对10后、20后指手画脚,未来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
文:徐默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