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乐乐何如
-
□白杨桥
爱读书。从识字开始。
最初是小学的课本,那一个个的方块字排列在一起,就是一个美妙的世界。万花筒一般,让人目不暇接、爱不释手:《猴子捞月亮》啦,《乌鸦喝水》啦,《刻舟求剑》啦……中学,学习《岳阳楼记》《涉江》《阿房宫赋》,那些往圣先贤的伟大思想,闪着光芒,从历史的夹缝里呼啸而来,深深震撼了一颗少年的心。及至学习历史、地理、物理、化学、数学、生物,这个世界的奇妙,像一幅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让我热血沸腾、血脉偾张。
就这样一路读下来,从aoe到ABC,从123到平面解析几何,从元谋人蓝田人到联合国欧佩克,仍然觉得不够。就去各处搜罗杂书来读,报纸、杂志,小说、诗歌、散文,精装的、平装的、线装的……如饥似渴,如痴如醉。也曾因为只顾读书烧干了锅,也曾因为读书上瘾坐过了站,还曾因为读得忘情蹲麻了腿。
因为爱书,还做过一件现在想来都丢人的事:偷偷藏过表叔落在我家的一本《法国童话选》。然后,读了好几遍。至今记得那些故事:《青鸟》《驴皮》《美女与野兽》《林中睡美人》。那里面有公主、王子,有梅花鹿、青草地,有善良的仙女、可恶的巫婆、仁爱的国王和王后……每次读完,都神往好久。后来,来我家走亲戚的表叔看到了书,顺手拿走了。我内心失落了好久,尽管也明白书是人家的,应该被拿走。
而中外名著,大多是在中学读的。知道了曹雪芹、施耐庵、司马光、高尔基、契诃夫、雨果、托尔斯泰、莎士比亚。随他们笔下的主人公而喜乐忧愁,为他们开阔的思路、深邃的思想而叹服。自然,流行小说也是没少看。金庸、琼瑶、三毛,当时在班里非常流行,他们三个人的书,我都喜欢。
工作了,依然不改读书的嗜好。第一个月工资一发就跑去书店了,颇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豪情。
读书的好处,是深有体会啊。一年夏天,蚊帐还没支起来,蚊子已经冒头。那个夜晚,翻来覆去睡不着。忽然想起鲁迅先生在仙台对付蚊子的经验,“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听话照做,一夜好觉。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而读书,不仅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座桥梁,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道理,明白了万物的规律,学到了技能,也增长了人生经验。“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伟大的灵魂对话”,与许多伟大的人物对话习惯了,格局就打开了,看世界的眼光也就不一样了。
读书是乐趣。当意识到这点时,读书的乐趣也就摇曳生姿起来。“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岂止是草不除啊,即使“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觉得很有一番趣味儿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