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alt="读书 | 回忆段逸山老师与我们班的课堂">
《段逸山解读医古文》,
段逸山 著,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今天收到了段老师寄来的《段逸山解读医古文》,思绪一下子回到了1996~1997年的医古文课堂。
那个青葱岁月,我们班有幸,《医古文》全国统编教材的主编段逸山老师亲自给我们讲授这一课程。老师那时五十六七岁,站在讲台上,身板挺得很直,声音洪亮,板书拙朴而大气,有一种雄壮的美。他的课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有时通过讲故事而带出课文,有时一上来就让我们讨论,有时突然就做一次断句测验,所以上段老师的课不会有四平八稳的感觉,反而会有点出其不意的趣味。老师是非常热爱课堂的,若干年后我回到母校任教,教学处请老师给大家讲如何上好课,我记得段老师说,他每次讲课都有激情,讲完课就是一身汗,哪怕是冬天。
曾有一次,段老师让我们前后同学四人一组,讨论某篇课文的所附短文断句练习题。这篇短文出现了“……汤证……”这样的文字,我们组的另三位同学认为句读应该放在“汤”字后面,即“证”属于下一句。因为当时我们刚接触中医课程,只知道某某方剂,哪里知道“方证”的概念,看到某某汤,当然就认为应该断在“汤”字后面,否则断在“证”字后面,那“某某汤证”是个什么玩意儿?而我因为其时已经读过《名老中医之路》,喜欢刘渡舟、江尔逊、胡希恕等先生关于伤寒方证的学问,好像那时黄煌教授的《中医十大类方》刚出版,我已在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买到而拜读,所以能正确断句,这就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惊讶,有的同学还跟我打起赌来。因此,医古文的课堂讨论,气氛是很热烈的,我想这正是段老师想要的。
这次断句讨论,最后由我这个医古文课代表来报告答案,结果基本都对,因此得到了老师的首肯。而同学们则惊奇为啥我能把“汤证”给断对了。其实没啥可稀奇的,无非是多看了一点书而已。
讲到这里顺便一提,在我印象里,药证方证概念在我们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几乎是阙如的。如果有,那也是在《伤寒论》的课程里有一点,但也要看教师是否看重这一概念,如果只重视普通的辨证论治而不把药证方证当回事儿的,那恐怕就不会讲。除此之外,我印象中,好像就是在《医古文》教材某篇课文后的一道练习题里悄悄藏着呢。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我觉得当年给我们授课的老师里得属段老师最善于组织课堂讨论了。所以,后来我当老师的时候,教学处组织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我真觉得没有必要。说穿了这不过是一种形式,真正好的老师没学过什么PBL,却自然而然地就懂得如何设计教学,就懂得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就懂得如何调动课堂气氛。
段老师就是这样的榜样。
因为曾亲身体会过段老师给我们上课,知道好老师是怎样的,所以我成为教师后也很热爱课堂,并琢磨怎样才能上好课。
我的教学生涯不长,完整讲中医各家学说就两年,后来辞去公职,教过一些中医课程,做过一些中医讲座,不算多。但我觉得自己对于教学的思考与实践还是比较深入的。
我认为作为中医教师,首先当然是要自己有临床心得,有与众不同的东西可以分享,否则就是自己的嘴巴在讲别人的东西。其次,就是要设计课程。这里的关键是要把引导学生或听众独立思考作为指导思想,这样你就会设计并抛出很多问题,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进入“烧脑”的状态,然后步步深入,讲到最后,要让大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就成功了。
由段老师与我们班的医古文课堂回忆起头,后来却讲起了我自己的教学理念与实践,但也不能算太跑题,毕竟我是段老师的学生,得老师亲授三门课程(医古文、医古文二、中医文献学),但,现在还是要回到段老师。
老师在耄耋之年,将毕生讲授《医古文》的精华汇集成册,这实际上就是“医古文精品课程”的文字版呀,所以无缘亲聆这位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讲课的读者朋友们,不妨读一读这本厚重之书。
作者:邢 斌
文:邢 斌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 上一篇: 祝勇:读书是一种滋养
- 下一篇: 唐吟方:你一定不要跟风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