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多读书,能让你通人性?
-
人为什么要多读书?董宇辉的见解深深触动了我。他提到,读书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性。通过读书,我们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更能培养一种包容之心。这种包容并非盲目,而是源于对他人苦难的深刻理解,从而使我们拥有了更为宽广的精神接受力。那些热爱阅读的人,身上往往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温暖与慈悲。他们在书中探索世界,洞察人性中的善与恶,历经千百种人生。这种经历让他们对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宽容,他们既能够站在高处俯瞰世间,又能与人间疾苦共情。这正如前人所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当我们读书多了,自然就能通达世道人心,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多读书,你能了解通透以下的几点人性!
01罪恶与错误并非总是表面所见的那样简单,世人应抱有慈悲之心
在深入阅读《悲惨世界》之后,我领悟到法律之上,尚有慈悲的存在。其中一段情节深深触动了我:主人公冉阿让因一块面包的偷窃,遭受了法律的不公审判,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牢狱生涯。然而,即便刑满释放,狱警沙威仍对他紧追不舍,因为在他看来,人非黑即白,一旦犯错,便终身有罪,无法弥补。沙威的冷酷无情,在书中成为了法律的冷酷象征。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米里哀主教所代表的善与慈悲。在所有人都排斥冉阿让时,主教却主动接纳他,给予他尊重,并邀请他共进晚餐。即使冉阿让偷走了主教的银器,主教也选择了宽恕,坚信他能改过自新。正是这份慈悲与信任,唤醒了冉阿让内心的良知,使他不再对世界充满绝望与憎恨,而是转而致力于帮助他人,在救赎他人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救赎。
在未曾阅读此书之前,我始终坚信法律是铁律,违法行为必然是恶行,应受到严惩。然而,《悲惨世界》却让我认识到,罪恶与错误并非总是表面所见的那样简单。正如冉阿让的偷窃是出于无奈,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人生在世,各有各的隐晦与皎洁,我们应给予他人更多的悲悯与理解。
我们应对世人抱有更多的悲悯之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冷漠的世界里,感受到温暖与理解,同时也获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同。
02做人之道,克服内心的偏见
读懂《杀死一只知更鸟》后,我深刻领悟到做人之道,核心在于克服内心的偏见。那么,偏见究竟是什么呢?
在未曾阅读此书前,我误以为偏见不过是个人对事物或世界的独特看法和解读。然而,我并未真正认识到偏见的本质及其所带来的危害。
直到读完《杀死一只知更鸟》,我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看法。书中描述了主人公斯库特家附近居住的一位被称为“恶毒的怪人”的阿瑟·拉德利先生。镇上流传着各种关于他的恶行,但奇怪的是,几乎无人亲眼见过他行恶,人们却依然对他心存偏见,甚至联手孤立他。年幼的斯库特也对他避而远之。
一次意外事件让斯库特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偏见。在参加学校表演后,她和哥哥杰姆在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个持刀的醉汉。在危急关头,阿瑟·拉德利先生冲出来与醉汉搏斗,救了他们。尽管他受了伤,却坚持将斯库特兄妹送回家中。
经过父亲的解释,斯库特才意识到,这位传说中的“恶毒怪人”实际上是一个勇敢善良的人。她因偏见而误解了一个好人,这让她深感愧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人,忽视事实真相。我也曾犯过这样的错误,但这本书让我醒悟。
总是局限于自己的主观臆断,以己度人,不仅会让我们丧失客观和理智,还会给他人带来无端的中伤。正如叔本华所言:“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事物的虚幻假象,也不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们此前积累的偏见。”
一个人越无知,心中的偏见就越深。要克服偏见,了解他人,唯有通过不断学习和经历,拓宽自己的视野。当我们推倒偏见的墙,走出狭隘的视角,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才会更加真实和美好。
03善良的最高境界,是给予他人足够的尊严与体面
深入品读《杨绛传》,我领悟了最高境界的善良,即是在施予援手时,给予他人足够的尊严与体面。我曾目睹一幅图片,其中两位小女孩站在“手拉手助学”的黑板前,受赠的小女孩低垂着头,面容流露出迷茫与尴尬,而捐赠者则昂首挺胸,满脸自豪。这一幕让我深刻反思,相较于直白的恶意,那种自以为是的善良,往往更易刺痛人心。
真正具备修养与学识的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总会考虑到对方的尊严与体面。《杨绛传》中记载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杨绛曾结识一位名叫老王的三轮车夫,他孤苦无依,仅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相伴。由于老王患有眼疾,许多乘客担心安全而拒绝乘坐他的车。然而,杨绛却从未嫌弃,反而经常选择他的车,以照顾他的生计。她甚至为老王提供“额外收入”的机会,让他为自家送冰,并给予他应得的报酬。这份善良与尊重使老王对杨绛一家深感感激,不仅赠送的冰块更为丰盛,连车费也减半,临终前还赠予他们香油鸡蛋。
过去,我总以为善良只需付出,便能温暖他人。然而,杨绛书中的这个故事让我深刻认识到,对于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来说,他们渴望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需要尊严与体面。对于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来说,精神上的慰藉往往比物质上的援助更为重要。正如《鱼我所欲也》所言:“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在剥夺他人尊严的情况下施予帮助,即便是饥肠辘辘之人,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施舍。
若你也能从书中领悟这一点,便能掌握善良的分寸,将每一份善意都恰到好处地给予他人。
04对世事多一份原谅与宽容,对他人多一份慈悲与理解
深入阅读《悲喜自渡》后,我深刻领悟到,一旦我们真正理解了人性,便可以对世间的纷扰报以宽容。《悲喜自渡》详实地记载了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波澜起伏。他曾荣耀地担任北大教授,受到无数人的敬仰与尊重。
然而,当他遭遇低谷,被下放至牛棚改造时,那些昔日笑脸相迎的人却纷纷避之不及。
在遭受批斗的艰难时刻,他甚至被围观者打得鼻青脸肿。
但即便面对如此境遇,季羡林先生对人性的失望并未过于沉重。
曾有一次,他推着破旧的自行车在路上蹒跚,险些跌倒时,一位女同事伸出援手,帮他稳住。那一刻,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心中默念:这位善良的人,我将永生难忘。
不久后,季羡林先生得到了平反,并荣升为北大副校长,再度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然而,他并未因此而对那些曾离他而去的人心生怨恨。
在回忆这些经历时,季老展现出了超凡的宽容与理解,他坦言:“若我身处他人的位置,我的行为未必能超越他们。”确实,以前的我,面对他人的攻击与背叛,或许会选择以牙还牙,绝不退让。
但《悲喜自渡》的阅读让我逐渐明白:人性中的趋利避害是常态,世事的冷暖变化亦是常态,这些都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
我们若强求他人始终如一地对我们好,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面对伤害,一味寻求报复,只会让我们在痛苦中越陷越深。
不如,像书中所教导的那样,对世事多一份原谅与宽容,对他人多一份慈悲与理解。
如此,即使人心善变,我们也能泰然处之,不受其伤。
05 接纳不完美,珍惜当下,寻找内心的平静
阅读《瓦尔登湖》时,我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平和。梭罗在书中描绘了他独自在瓦尔登湖畔生活的日子,那里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他通过亲身实践,告诉我们如何接纳不完美,珍惜当下,寻找内心的平静。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常常为了追求完美而疲于奔命。然而,完美往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它让我们忽视了身边的美好,忘记了珍惜当下。在瓦尔登湖畔,梭罗用他简单的生活方式,教会了我们如何面对生活的不完美,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在宁静中寻找到真正的幸福。
接纳不完美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而是要学会在追求的过程中,珍惜每一个瞬间,享受每一个过程。当我们不再执着于结果,而是专注于过程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其实充满了美好和惊喜。正如梭罗所言:“我愿意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过得扎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把生活逼到绝处,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
在喧嚣的世界中,让我们学会像梭罗一样,在瓦尔登湖畔找到内心的平静,接纳不完美,珍惜当下,让生命在宁静中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写在最后:
白岩松曾深刻指出:“阅读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揭示人性的纷繁复杂。”
每一次翻开书页,都是一次心灵的探险,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多面性。
缺乏阅读,我们将难以洞悉人性的微妙,更无法体会不同社会阶层中人们难以言表的苦衷。
然而,随着阅读的积累,我们能够逐渐洞悉人心,对人性的复杂和微妙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当我们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我们会发现,曾经难以理解的人与事,都变得清晰起来。
我们的眼界、格局和心胸,也将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升华。
让我们共同在书海中遨游,领略人性的魅力,洞察世间的百态。记得点赞哦!
推荐阅读
- 上一篇: 书香伴暑假,首都大学生系列读书活动发布暑期荐读书单
- 下一篇: 保定市徐水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荒唐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