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
——苏洵
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入海百货皆有,凡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射猎者不可同日而语。
——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须学为文,余事作诗人。
——苏辙
以上摘自 《古今名人读书法》
1.《古今名人读书法》
张明仁 编著
采集古今三百余位名人读书心得
列为八百余则,
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适之,
书末附相关书目数十种,
并介绍其作者、版本、存佚,
乃至内容之优劣,尤便查考。
本书最早于1940年由本馆以繁体竖排形式出版,后又多次重印。本次改成简体横排形式出版,只做了少量必要的校订,内容并无增删。
张明仁(1918—2003),字少孙,笔名慎盦、鸣人,湖南常德人。幼时随父张文治研读中国古典文学,后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中国文学系。编著《古今名人读书法》《国学研究法》等。
2.《如
何阅读一本书
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
自问世以来,重版多次
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
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10本读书之书" alt="“三苏”读书法 | 10本读书之书">
3.《温儒敏谈读书》
温儒敏 著
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力作
重点破解语文教与学难题
经典和名著为何“死活读不下去”?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
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
不要搞知识“拼盘”
要读一些相对公认的基本的书,而且要通读
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阅读,首先都要重视安排经典阅读。经典是经过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一些经典,可以为精神成长打底子。
建议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有整体考虑,让读书有些系统。书单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
就学生而言,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最重要途径,这可能是终身受益的好品位,一种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生活方式。
让更多的语文老师成为“读书种子”,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学的水准。
4.《朱永新谈读书》
朱永新 著
当代中国突出的教育家
作者三十年倡导全民阅读文章精粹
重点破解家庭、学校、个人读书难题
爱书的孩子背后往往有爱读书的父母。儿童是通过榜样来学习的。对孩子说“给我读书”一百遍,不如自己捧起书籍读给孩子看,更不如与孩子一起读。这也是新教育强调亲子共读的原因。大人读书时专注的神态和满足的表情,大人之间讨论书中的人物与故事,亲子之间交流共读的心得,这些做法会比简单地把书丢给孩子,或者直接把书“喂”给孩子,更能够把孩子带进阅读的世界。
本书是朱永新先生读书思想的全新整理,按照读者需求,以“谈读书”为核心,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成长、读书方法四个维度,畅谈读书理念,分享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推介阅读书目。
梁晓声 著
读书对生命“底色”有什么影响?
青少年、中年人该如何安顿好内心?
当代著名作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人世间》作者梁晓声经典散文集
驱逐迷茫,唤醒热望,情深人世间
当年,我们拿起的任何一本书,有个最基本的命题,就是善,或者说人道主义。我们读书时,会对书中的正面人物产生敬意,继而以其为榜样,他们怎么做,我们也会学着做。好人 其实是学做的过程,相反,在民间叫“学坏”。可以得出一个结 论:一个人读了很多好书,他极可能是个好人。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书籍对自己的改变,在“底色”的层面影响了我。因此, 我对书籍的感激超越常人。
《读是一种幸福: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汇集了梁晓声谈读书与人生之路的经典散文,文字真诚质朴、幽默温暖,作家的笔在坚与柔之间变换,从心态上精神上感情上紧贴大众。全书有3辑,45篇文章。辑一为“书中岁月长”,主要讲述书籍对作者生命“底色”的影响、读书的思考与写作的感悟。读书有什么方法,写作有哪些“窍门”与“规律”,皆可从中获得启发;辑二为“安顿好内心”,青少年、中年人该如何安顿好内心,作者是如何面对困境的,积极之人生当如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看他人之人生观,也是在向内找到真实的自己;辑三为“情深人世间”,作者对亲人、友邻、陌生人的挚爱,关于父父子子、爱情婚姻、焦虑孤独的思考,浸润于人间烟火处的情愫与胸怀格外打动人心。
6.《老舍谈写作与阅读》
老舍 著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谈写作和阅读
经验的精华
助您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和文章修养、提高文学鉴赏力和读书品味
随读随作笔记。这不仅大有助于记忆,而且是自己考试自己,看看到底有何心得。
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有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这实在有好处。
——老舍
写作与阅读关系密切,读促进写,写的材料和方法来自读。文学大师老舍先生在创作之余撰写了大量谈创作经验和阅读经验的文章。本书选文基本囊括了老舍谈写作方法和阅读经验的精华,能够帮助读者学习写作的一般方法,提高写作能力,提升文章修养和阅读品味,提高经典文学名著的鉴赏水平,得到读书方法的启发。
7.《读书是件好玩的事》
陈平原 著
享受阅读的劝勉之作
著名人文学者、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陈平原与你共读
洞幽烛微又举重若轻的读书之书
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经验中拈出“好玩”二字
不管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只要能读出乐趣来,就是好事。
在我看来,读书讲趣味,比讲方法、讲宗旨,要重要得多。
——陈平原
《读书是件好玩的事》是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先生“读书三部曲”之一。
他从自己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经验中拈出“好玩”二字,旨在将“读书”这件事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说得透彻且有趣,不想将读书升华到正襟危坐、艰苦卓绝的地步,而是希望开卷有益,开卷有趣,以趣味始,以趣味终。
此次增订新增二十余篇文章,共分四辑,将读书、评书、写书、出书中的观察体悟详加评述,也寄予了作者劝学警勉的拳拳苦心,由此也折射出整个社会及文化生态的变化。本书即是这样一本洞幽烛微又举重若轻的读书之书。
8.《风
雨故人来:钱
理
群谈读书》
钱理群 著
我们为何读书,如何读书?
一句话,为寻求真理而读书。
读书,为了坚守内心的光明,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为了建立终生的信仰,为了追求生命的诗意与尊严。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我们读书、学习、做研究,都要问一个问题:和自己的生命成长有什么关系?和自己生命无关的读书,那是死读书;和自己生命无关的研究,那是毫无活力的研究。……一句话,为寻求真理而读书。
——钱理群
9.《诗酒趁年华——王蒙谈读书与写作》
王蒙 著
著名作家王蒙先生的读书与写作之道
“既要又要全必要,求知疑知近真知”
要像读书一样读生活,
读阅历,读社会,读世界,读春夏秋冬,
读荣辱盛衰,读悲欢离合。
阅读碎片化、浅薄化时代里我们需要的精神佳酿
△阅读包括浏览,但浏览不等于阅读,更不等于苦读、攻读、精读。信息不等于学问,更不等于见识、智慧与品质。
△我们如果养成了一个“爱书、释书、疑书,多向思维、触类旁通”的习惯,就会像读书一样读生活,读阅历,读社会,读世界,读春夏秋冬,读荣辱盛衰,读悲欢离合。
10.《阅读史》
[加拿大]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著;吴昌杰 译
“阅读是为了活着”!
阅读是为了活着。
一整页的篇幅,以“最后一页”的名义,只抄录了福楼拜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最后一页”却置于卷首的醒目位置,意义不言自明。
我们不得不阅读。阅读,几乎就如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