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会说话的人很难成功,学会三种说话技巧,开启精彩人生
-
会说话和不会说话的差距是非常大的。这点恐怕谁都有体会。一个不会说话的人,可谓是走到哪,碰壁到哪。以至于本来一个简单的事,往往就因不会说话而办不成。这点上三国时期的祢衡,堪称经典!
据《三国志》载,本来他是想进入体制内做官的,不然为啥也跑到了许都?结果却是先讥讽司马朗(司马懿的哥哥)和陈群是“屠沽儿”,即:屠夫和卖酒的,跟着又嘲弄荀彧是“吊客”,直至最终几句话,气得曹操要杀人!
祢衡自然才华横溢,但再大的才华,也架不住他那张“招灾引祸”的嘴儿,最终被黄祖所杀,实属自找。相反,再看诸葛亮,才华远超祢衡,可为啥诸葛亮却备受欢迎?其实,就在于诸葛亮会说话,而且他最常用的,就是这三种说话方式。
一、攻心为上
诸葛亮说话时,喜欢从对方所思、所想切入,经过一番辗转腾挪,最终说服对方,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所以这种说话方式,叫“攻心为上”。
咱用《三国演义》中,一正一反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反例是庞统,所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他跟诸葛亮齐名,但在跟孙权的对话说,暴露了不会说话的毛病。
孙权问:“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
庞统答:“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
孙权怒了:“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
当时周瑜刚刚去世,孙权哭得死去活来,他最敬重和喜爱周瑜。而庞统却告诉孙权:周瑜是周瑜,庞统是庞统!完全不照顾孙权的心思。孙权不怒才怪!所以,庞统吃瘪了。
咱再看诸葛亮跟刘备时。见到刘备后,诸葛亮一再表示我是山野之人,“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直至刘备说出自己的理想,匡扶汉室后。诸葛亮这才开谈《隆中对》,一席话,可谓是句句入刘备之心!
二、旁敲侧击
旁敲侧击这种说话方式,诸葛亮也常用。对闻过则喜的人,可以尽情直言,但对一些自尊心极强的人,或有些事情,不能直接挑明的情况下,就必须采用这位方式了。
不过,诸葛亮厉害就厉害在,他玩出了新高度!关羽听闻马超归降后,写信过去,表示要跟马超比武。诸葛亮连忙给关羽回信,言称:马超只能跟张飞等并驾齐驱,哪比得上你关羽的超然绝伦?
一句话安抚住了关羽,让他安心守备荆州。因为这句话对关羽来言,其实是“攻心为上”,关羽太傲,自尊心非常强。所以一句就点到了关羽心坎上了,美得他把书信,给手下人传阅。
但对马超来言,则是旁敲侧击了!马超曾是一方诸侯,跟刘备同级别的人物。所以当马超归顺刘备后,最初的一段时期,喜欢跟刘备称兄道弟。这就有些摆不清位置了,可这事能直说吗?不能!
于是诸葛亮借关羽的书信夸关羽,等于变相提醒马超:你要看清自己的位置,不然看看关羽?这位二爷,可不好惹!果然,马超很快认清的自己的位置。
三、借力打力
这种说话方式,是诸葛亮最厉害的,堪称杀招!经典的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他跟王朗的那场嘴炮大战。
王朗的那一大段话,其实概况起来就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可诸葛亮却紧紧抓住王朗曾为汉臣这个事实,对这种“识时务”进行反击,一下子王朗受不住,挂了!
当然诸葛亮嘴炮骂死王朗是虚构,却并不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在刘备死后,魏国许多跟诸葛亮相识的人,曾纷纷写信给诸葛亮“识时务者为俊杰”,劝他归降曹魏。结果诸葛亮借力打力,用“匡扶汉室”这个目标凝聚起了蜀汉。
除了嘴炮王朗外,诸葛亮三气周瑜,其实也是这种借力打力的经典,比如什么“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都是这类就不细谈了。
也许有人会说,你上面的例子,不是虚构,就是事件,体现不出诸葛亮说话的这种方式。那么咱就再看这个例子。
刘备得西川法正立下大功,备受刘备恩宠。于是法正便开始报复,那些得罪过自己的人,搞得许多人都找诸葛亮,要求诸葛亮管一管法正。
这时诸葛亮说道:“你们知道主公在没有法正辅佐前有多惨吗?让曹操欺负,受孙权的气,连回家都被孙夫人恐吓,正是因有了法正,主公才扬眉吐气。”
其实,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有本事你就变成第二个“法正”,没本事就闭嘴!等于一下子把所有力道,就都还回去了!可诸葛亮这话却说得,根本不伤及任何人的颜面,因为他搬出来了刘备。所以,会说话就是这么重要,同样的意思变个方式,往往就收到奇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