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以“文化的自信”讲述“自信的文化”
-
“又美又潮!谁能想到中国古代神话可以这样拍。”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中国》第三季,自10月1日起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以来,以前所未有的影像创新,赢得热烈关注。广大网友不吝赞美,认为这部作品在前两季的基础上更上层楼,尤其是首创的“绘画+CG”呈现方式,充分展现朝气蓬勃的文化自信。
力扛“影像著史”的文化担当
神话跟历史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一开播,就自成焦点。
相较于第一季讲述春秋到盛唐,第二季聚焦唐到两千年帝制结束,第三季则从盘古创世开篇,到西周礼乐落幅,引领观众一探中华文明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基因中国,开启一场幻妙的探源之旅。特别是前三集《创世》《山海》《五帝》,讲述的主角从三皇到五帝,更有天神、地祇、物魅……梳理中国复杂的神话系统与清晰的先民认知世界的总纲,再从神话一路行至可考据的历史阶段。
伴随节目播出,在#人类有火全靠一只啄木鸟#、#终于把阴历阳历搞明白了#、#中国的九州到底是哪九州#等多个衍生话题的探讨中,观众们很快便理解了《中国》从神话落笔的深意:它以一种更加恢弘的大历史观,让今人听到了中华文明的初啼。
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表示:“中国上古神话是劳动的产物、观念的留存和意志的表达,是中国先民对文明起源的思考和对自己英雄的描摹。很高兴看到《山海经》里的故事和中国神话里的形象出现在纪录片《中国》第三季,以创新电视的方式,开启了上古文明的画卷”。在作家、学者、教育家易中天看来:“《中国》第三季讲述了我们民族的童年时代,对中华文明的探索和追求会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为以审慎的态度呈现上古三代,节目组查阅了大量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融入最新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并邀请王子今、许宏、沙武田、阮明套等知名历史学专家、考古专家保驾护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原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用“虚化、诗化、唯美、大气”高度评价节目质感。中国历史研究院、良渚博物院、西安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官博也为节目进行了权威背书。
当《家园》《双璧》《择中》《模范》等集节目逐步亮相,#中国最早的水稻在湖南#、#中国人为何对玉情有独钟#、#河南人为什么爱说中#等话题深层触发观众的“血脉觉醒”。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首度向全球开放全季版权,精品内容备受追捧,与北京卫视、河南卫视、凤凰卫视、B站、优酷等多家电视台及视频平台达成排播战略,还与海南航空、厦门航空等9家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在200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上线;联合芒果TV国际APP及全球五大洲国际主流媒体,让海外观众也能借由这座视听桥梁,从源头感知“何为中国”。
引入数字CG手绘上古长卷
前两季《中国》打通纪录片与影视剧的壁垒,融汇戏剧舞台的假定性和象征性手法,建立起了鲜明且自成一系的美学风格。
在展现神话人物和先民形象的全新命题下,《中国》第三季创造性地采用“绘画+动效”这一纪录片影像创举。在近200个日夜、3000多个小时里,一群平均年龄27岁的青年画家,在大量可考的图文资料支撑下,用画笔描绘出那些存在于古老传说中的飘渺绮丽的人物与事件,再通过CG技术加持,为所有元素赋予灵动的表现力,进而将观众引入上古文明的怀想空间。
如观众所见,《中国》第三季的每一集,都有量身定制的视觉方案:《创世》通过描绘上古神的身体眼睛等局部特征,来表现人类对于神明的想象;《山海》充分结合壁画语言,比如采用马王堆出土的T形帛画表现天上、人间、地下;《五帝》运用写意人物、工笔人物、写意山水、重彩等手法,塑造五位帝王各具风格的人物形象;《双璧》以写意水墨为主要风格,大量采用俯拍视角,突出史前先民本源的生命力和信仰的初始形态;《模范》结合器皿的质感,大量使用沥粉、贴箔、烧箔、纸浆等语言去创作一个辉煌的青铜世界……
此外,该片还邀请了深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周涛、何炅配音。以往的历史纪录片多由男声讲述,面对网友们对周涛“为女声解说历史类纪录片开先例”的评价,她本人的回应让#周涛 审美定势是可以被打破的#登上热搜。在众多网友看来,纪录片《中国》不仅是视频艺术的中国历史,更彰显了当代视频艺术家们对文化传承的坚定态度和创新勇气。
为鼓励更多人放飞关于中华文明的想象,节目广泛邀请优秀创作者二创《中国》,仅抖音便有56条万赞短视频、多条播放量破千万视频。沿着古老的足迹,描绘心中的《中国》——这场文化的创新创造,正释放源源不断的青春能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弓立芳
推荐阅读
- 世界读书日·书单|春天也是读书天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