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变同窗,不仅仅是励志
-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9月8日,在北京大学2023年开学典礼上,52岁的博士新生廖中扬与自己的学生一同上了“开学第一课”。廖中扬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今年他与8名学生一同考入北大,从师生变同窗,携手开启人生新阶段。
廖中扬(右一)与考入北大的部分学生合影
伴着绵绵细雨,北大开学典礼如期而至,新生齐聚五四操场,冒雨聆听校长龚旗煌的“开学第一课”。他以“梦想从学习开始”为题,希望新生学以报国,以天下为己任。他寄语新生:心怀家国理想,勤奋耕耘学业,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青春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青年要走好自己的路,方能无愧于青春。”听了校长的这句话,台下的本科新生何昱衡连连点头。“我来自生命科学学院,选择专业时,曾有人劝我,说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未来少有‘钱途’。”何昱衡话锋一转:“但我认为,选择一门真正热爱的专业比选择一门只是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更重要。我热爱生物,我也相信在这条自己选择的路上,我一定会走好、走远,无愧于我的青春!”
哲学系博士新生廖中扬也听得格外认真。廖中扬今年52岁,鬓角已冒出白发。在结束高考的34年后,他重拾梦想,经历重重考核后,成为了北大哲学系一名全日制博士生。“我想完成青年时期进入北大读书的梦想,想让自己和父母都没有遗憾。”
在廖中扬身边,还有8名本科新生,一口一个“廖校长”地呼唤着他。原来,廖中扬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而在开学典礼上遇到曾经的老师,也让学生们倍感亲切。“这是一种很奇妙的缘分!廖校长是我的榜样,他的经历激励我更加努力学习。”本科新生李笑语说。
廖中扬也笑着表示,不仅要和学生们成为互相帮助的同学,还要像家长一样关心、照顾他们,“我想用自身经历告诉他们: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学习这件事充满了价值!”
通过梳理新闻能发现,类似个案已经越来越多。比如,前不久就有媒体报道,一位41岁的会计,通过成人高考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河北师范大学迎来了一位49岁的大一新生;一位51岁的父亲,和女儿一起考上了研究生……
这些“非常规”的案例,都在突破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事实上,这样的案例越多,也越能拓展教育的可能性和社会的包容度,甚至帮助人们破除年龄焦虑——任何岁数,都可以通过教育去重新获得可能性,都有切换职业跑道的机会,人生链条自然也不需要那么严丝合缝,人们可以生活得从容松弛一些。
来源:人民日报、新京报
编辑:姜思瑶
编审:常悦
终审:王宇 苏金柱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推荐阅读
- 三个月大的小土猫很励志,针对主人的偏见,它做了这样一件事2023-10-31
- 既有天生丽质更要后天励志2023-10-31
- 轮台:奖学励志 表彰优秀高考学子2023-10-27
- 签了!网红打进NBA!真励志2023-10-24
- 上一篇: 双腿截肢的狗狗成为“老师”,它还教会了其它残疾狗走路,好励志
- 下一篇: 解读历城二中女足“励志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