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胜任力理论与实践”论坛活动扫描
-
原标题:教育国际化需要培养怎样的有用人才
——“全球胜任力理论与实践”论坛活动扫描日前,沉浸在40周年特区创建喜悦之中的深圳,这座创造奇迹的四季如春的现代化国际都市,迎来了“全球胜任力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盛宴,这是伴随着深圳教育飞跃发展的精英们组织的又一次意义非凡的论坛活动,广东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承办。
“如何诠释全球胜任力的新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与规划纲要》明确回答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需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水发出席活动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即兴演讲,针对教育热点话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需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王水发强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方案》非常重要,只有彻底改革学生评价体系,才能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王水发认为,“全球胜任力”的学术论坛活动很有现实意义,讨论和研究的课题非常深刻,深圳作为改革先行示范城市,如何担当与作为?如何定位与发展?需要打造创新教育标杆、智慧教育样板、课程改革标兵、教师发展高地、国际教育示范和教育治理先锋等六大立体板块。他谦虚地表示,期待论坛活动提供未来人才培养的改革思路,为特区教育健康发展贡献大智慧。
如何面对未来世界之大变局?东道主吴希福校长简短地介绍了文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改成果,他说,国际生态、国内生态、教育生态与家庭生态面临的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全球胜任力”的实践过程中,他和同事们牢牢把握“生态”的引领作用,努力探索学校领导班子的“生态”,让其修炼行政能力,即洞察力、决策力、执行力、学习力和领导力,凭借精神文化、表示文化、人文文化、环境文化孕育集团学校独有的文化生态。
如何构建教师的“生态”?吴希福介绍,以提升教师政治思想能力、抗压减压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和专业修养能力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的主要阵地是课内课外,教师的主要贡献是教学成果。学生“生态”培育方面,他和同事们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分析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领导力及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技术及数理能力、全球视野和承担风险能力。
论坛会上,芬兰索蒙教育集团负责人余丽莎发表题为《芬兰的课程融合与国家评价标准》的激情演讲,展示芬兰教育平等看待每个学生、给予学生充足时间空间的教学方法,不支持精英与竞争,不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将每个学生视为具有喜怒哀乐、平凡人性的独立个体,学校提供平台,教师团队引领,力求让学生快乐自然、个性化成长。一张张温馨的实景画面,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欧洲的育人特色。余女士亲切儒雅的表述中,在场嘉宾深受启发。
活动现场,深圳特区与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城市中小学生组建的四支团队,惟妙惟肖地模拟了“联合国第八次深圳联席会议”,学生们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了“自由讨论”和“代表发言”,从广度和深度上讨论了双边与多边层面上建设性的合作意义,以及求同存异的“外交艺术”与和平方案。孩子们领导和应变能力的展示,让与会代表兴奋不已。
“领导力非常重要,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需要进行系统训练和培养。”广东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创始人、湖南师大博士生导师刘晓明强调,领导力的准确理解,需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首先,领导力是一种被团队成员普遍认可的综合素养,不是少数人意志的反映,也不是领导者简单的外在表现;其次,领导力不是某种职务和权力的象征,不是用来指挥他人的权杖,更不是用以显赫自己的工具,而是人格、胸怀、见识、胆魄、智慧以及广博知识的化身。再次,只有少数优秀分子可能成为领导,不能人人争做领导。教书育人,因材施教,我们希望孩子们具备领袖才能和潜质,可以当仁不让,成为优秀领导者,但要学会谦逊、合作、服从,顾全大局。
关于“全球胜任力”的文化维度、竞争的正面价值和竞争力的意义,刘晓明认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综合素养,需要具有包容型发展的世界价值观体系、跨文化素质与技能以及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入适度的竞争机制,但不能过度,不能片面鼓励竞争。积极竞争力的意义很多,一方面需要正向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需要挖掘潜力,再一方面就是改革创新。通过正向的进取精神,不断进取;通过树立目标来选择竞争对手,发挥潜力;通过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改变自己,不断创新求变。
论坛主会场设在花园般的文理学校报告厅,椭圆形的小楼掌声沸腾,十多位专家的观点鲜明,全面透彻,引起与会代表强烈共鸣。深圳市教育局、广东省教育学会、广东省惠州市教育局、广东省教育学会国际教育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深圳市坪山区教科院、芬兰索蒙教育集团、南方都市报社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珠三角地区近百家教育机构校长和骨干教师200余人出席,全国数千所学校线上收看了直播。 (记者 范杰 通讯员 周子云)
来源:今日头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