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寒浅谈中国写意画画品(全国著名书法家,画家李光)
-
古人云: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就是说,观察定于物象之造型,读书定于画品之高低。因此,画者,文之极也。
写意是一种意念,一种思维,一种感受,一种精神。一幅写意画佳品,应该建立在画者静心思索的基础上,从而探寻笔墨之心灵归属。
大自然是上天赐予画者创造的绘画本,其一花一木、一草一石,彷佛都与画者有着某种缘分。如何去观察,去理解。去发现美,去表现美,是画者创作的心源。人的修养不同,在生活中感悟美的程度也就不同。这就要求画者怀着一颗向往自然、崇尚自然、探索自然的虔诚之心崇敬的深入观察。正所谓“外师造化”。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再通过画者的“中得心源”,经过审美取舍,表现在画面上。
中国国画艺术来去自由于传统,来去自由于生活,来去自由于情感世界。或许,只有画者自己懂得了写意人生之真谛,才能传递给观者一种心灵的震撼。
何为写意人生真谛?“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借用孔子语,或许能道尽人心时态。喧嚣繁华的现代世界,身为画者必须能够心宁气静,勿躁勿傲,时刻沉浸在画事中。有了上述“造化”和“心源”,才有可能使自己笔下的写意画品构成一种散淡之意。散淡者,乃心灵逸性之象,其呈自由状态,非心浮意躁者之所为。笔墨状态,离不开笔墨修为。笔墨修为,源于笔墨之行、笔墨之思、笔墨之趣。
中国写意画是画心境、画情趣、画思想。因此,要求画者除了必须具有对大自然深刻的感悟力,使客观主观化之外,还要求画者对笔墨有强烈的表现力,通过相应的艺术形式,使主观客观化。“诗为心声、画为心语”,中国写意画,要有诗意和诗境。写意画追求画外的意境创造,以诗入画,正是其耐人寻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取得了其他艺术画种难以企及的独特艺术效果。王冕画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借梅之高洁,誉自身之品格修养。齐璜题“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并未画蛙,只点缀了几只蝌蚪,但有十里蛙鸣耳边之感觉。这些作品如果没有了诗化的意境,画境之高格便不复存在了。
对于一个中国写意绘画者而言,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并提升自己的画品,画者的人格修养、情操品位是内因的主导。意境的创作,实际上是作品人品高低的详实写照。
【作者简介】李光寒,字之洲,号鹰不落山居士,别署肃慎斋主、槑语轩主人。1969年生于河北遵化,满族人。现首都博物馆书画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书画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文物学会书画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艺术》杂志社副总编、加拿大中加艺术交流协会荣誉会长,河北省政协委员。推荐阅读